——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第一净化厂一班班长周洁
周洁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第一净化厂运行一班班长。
进入AI时代,长庆油田数智建设全面加速。第一采气厂被选为首批智能化建设单位,身为高级技师的周洁,成为第五净化厂数智建设攻坚小组的成员。她主动与生产一线员工深入交流,先后整理出涉及时耗长、物耗多、工作量重复的现场问题7项,梳理出24项技术难点和43项攻坚措施。在这之后,周洁扎根现场,精研方案、核对数据、设备调试、现场试验等工作排满日程,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夜,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。
转水泵自动启停的论证,是周洁参与改造的第一个项目,那时候正值冬天,气温都在零下20℃,她需要频繁往返于采出水卸车点与中控室之间实地勘察、优化方案。周洁提出控制阀门的最佳安装方案,优化自控仪表布局,攻克接地和地磅改造的技术难题,使转水泵自动启停和采出水远程卸车在当年12月顺利实现。改造后,原本需要员工驻守现场近8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,只需要轻点鼠标,45分钟便完成操作。这套系统成为长庆油田首个源于一线、应用于生产、改变固有生产模式的改造蓝本,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净化厂,降低劳动强度、提升工作效率,也为后续装置改造提供思路。自采出水远程卸车系统成功运行后,周洁还主导或参与13项改造创新项目。其中,“智能注醇调节分配器”改变寒冬深夜驱车数十公里上站调泵的工作模式;“智能作业平台”减少资料填报75%,提升工效25%以上;“柱塞气举涡流式泄压管”以400元成本换得天然气1300万方,创效600万元。到2021年,第一采气厂建成中国石油首个百亿采气大厂,与十年前相比,产量翻番但用工总量下降,这正是长庆智能化建设的生动体现。
截至2024年,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连续5年超过6000万吨,其中第一采气厂产气量约占长庆年产气量的五分之一,上产挑战前所未有。这一年,周洁接过“杨玲采气技能专家工作室”传承人的接力棒,从此肩负起技术传承的重要使命。
在工作室,周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。为了让注醇泵随气井“作息”,周洁团队的“间开井智能化控制”项目上马。三个月后,造价仅1.5万元、能管理8口井的“智能联动注醇控制系统”诞生,它能根据气井“生物钟”精准控制注醇节奏,解决无效注醇问题。如今,全厂860多口间开井都装上这套系统,预计年可节约甲醇4万吨,创效63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