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油摄影报
SHIYOU SHEYINGBAO
本站公告:
农历 乙巳年(蛇) 八月初十 午时
RULE OF LAW ONLINE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本报电子刊 > 正刊
陕京管道“数智铠甲” 亮点多

项目团队研究下一步攻坚方向。

5号机库。

工程师操作无人机。

员工检查无人机巡检工况。


8月29日,北京管道公司发布消息:“空天地一体化”管道智能化巡护系统在陕京四线乌审旗段先导试验运行400余天,成功预警第三方施工17次,发现并制止管道周边机械作业施工49次,避免机械施工可能对管道和光缆造成的损害,确保管道安全。

    据悉,作为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大动脉,陕京四线全长1098.6公里,其中178公里穿越毛乌素沙漠。据统计,2024年我国燃气管道事故中,90.48%源于第三方施工破坏,而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全球管道事故日均达1.45起。

    转变始于2023年11月。在国家管网集团“全国一张网”战略指引下,北京管道公司携手华为等企业,在陕京四线乌审旗段启动“空天地一体化”管道智能化巡护系统先导试验。该系统整合无人机智能化巡检、光纤预警与视频监控三大技术:3套无人机自动机库实现2小时150公里巡检,178公里光纤预警覆盖形成“感知神经”,135个高清摄像头构建“视觉网络”。2024年7月,系统正式接入国家管网集团IMS系统,形成“预警—响应—处置”闭环管理。数据显示,该系统投用后巡线工减少32%,但巡检频次提升300%,漏检率从行业平均的15%降至0.3%。

    但是,沙漠环境对设备适应性提出严苛挑战:无人机低温续航时间不足、视频监控暴雨中失效、光纤误报率高达30%。2024年11月,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鄂尔多斯作业区成立党业融合“空天地一体化青年突击队”,通过“技术夜校”“难题揭榜”等机制,3个月内将系统误报率降至5%以下,无人机续航提升20%。


(蒋万全)
石油石化
国内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