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油摄影报
SHIYOU SHEYINGBAO
本站公告:
农历 乙巳年(蛇) 闰六月初四 寅时
RULE OF LAW ONLINE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本报电子刊 > 正刊
永攀采油高峰

——记中国石油冀东油田陆上第三工区高14中心站站长赵蒙


微信图片_20250708112258.jpg


赵蒙系中国石油冀东油田陆上第三工区高14中心站站长,工作17年来一直在采油一线摸爬滚打,奋进拼搏。他负责的高14中心站承担着油气转输、采油和高压注水等重点任务,已连续安全平稳运行超30年,先后荣获集团公司青年安全生产“示范岗”、“碳中和”认证中心站。

精研苦练增才干。赵蒙始终将岗位视为最佳练兵场,坚持在干中学、学中思,每一次巡检、每一次操作都成为他提升自我的阶梯。他一路攻克采油、集输高级技师和注水技师等级认证,实现岗位技能从基础到精湛的跨越。他视技能大赛为磨刀石,在油田技能竞赛中三夺一等奖,在第四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摘得个人铜牌,用耀眼的成绩单诠释“技术能手”的硬核实力。

安全固本筑防线。赵蒙深知安全是生产的生命线,从设备维护保养的细微处抓起,将技能竞赛的“高标准、严要求”引入日常管理,把启停泵、更换抽油机皮带、更换盘根等20余项常规操作,锤炼成一丝不苟的“标准流程”,为安全生产筑牢屏障。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高14转油站荣膺集团公司青年安全生产“示范岗”称号。

攻坚克难破瓶颈。由于站内各类设备基数大,“疑难杂症”频发。赵蒙紧扣生产痛点,把所学所悟化作“手术刀”。面对高压注水泵柱塞泵机油乳化这个“顽疾”,他深挖乳化机理,一头扎进数据堆,反复蹲守现场,制作出柱塞泵机油防乳化装置,精准阻断乳化路径,让“油水分离”不再是难题,大大降低机油乳化频率。更换柱塞泵皮带时,笨重的电机调节费时费力又危险,赵蒙不满足于“老办法”,查找适用的水平千斤顶型号,反复实验,制作柱塞泵电机调整装置,有效减轻劳动强度,实现效率、安全双提升。

精耕细作保运行。赵蒙将“永攀采油高峰”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,在班组内巧用“党员示范岗”“党员责任区”“党员积分”等活动载体,激活争先创优的“大能量”。同时,推行精细注采调控“五牌”管理法,细化油水井“1+3+N”精细管理措施,让含蜡、深抽的“高17-16井”检泵周期突破1000天。及时总结转油站运行和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经验,合理优化调整运行参数,实现转油站持续安全中转35个生产平台、320口油井汇聚产生的油液4000余方,外输湿气8万余方,为工区生产平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。

绿色发展绘新卷。面对绿色转型大考,赵蒙化身“新能源尖兵”,在高13平台多元微电网光电设备投产工作中,发挥维修电工技能优势,制定设备巡护制度、问题汇报流程,为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保障,高13平台微电网已累计发电超过45万千瓦时。高14转油站内的余热利用项目已投用两年,赵蒙通过摸索制定出合理的参数运行制度与设备维修、巡检模式,使项目内的设备运行始终在高效区间,日均节约天然气6000方,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630吨,这座“零碳井站”已成为油田绿色转型的金字招牌。


(姚可心)
石油石化
国内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