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16号集约化注采平台。
上半年,吉林油田通过精益部署和高效执行,石油、天然气、新能源生产“三线”达标,生产经营态势继续向好,油气产量当量累计超计划8.46万吨,绿电发电量同比提升5.2亿千瓦时,余热利用、地热开发、光热储能等项目高效推进,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。
据悉,面对资源、成本等各类叠加矛盾,吉林油田干部员工咬定本质扭亏脱困的中心任务不动摇,树牢效益发展意识,聚焦储量、产量、投资、成本、效益等关键指标,干劲“满格”,发力“满弦”,全方位推进石油、天然气、新能源生产建设,加快老油田向千万吨级绿色低碳新型油田转型。
铆劲“加油”不放松。面对松南老区整体已进入“双特高”开发阶段的严峻形势,吉林油田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,强化源头设计,以老油田“压舱石”工程技术路线为引领,统筹部署,全力推进SEC储采平衡、采收率再提高、高效建产、“十百千万”等工程,突出抓好采油、集输、注水、电力等各系统生产过程管控,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。
松南老区和川南新区“两手抓”“两手硬”。其中,松南老区聚焦长岭、德惠、王府等重点区域,坚持勘探开发“一体化”,进一步扩大老井挖潜规模,打造长岭致密气CCUS-EGR提采试验区,增强“底气”;川南新区结合多年评价开发基础,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,一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,一边强化过程管控,加快效益建产步伐。上半年川南天然气产量超计划7900万立方米。
蹄疾步稳奋力前行。吉林油田紧跟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“时”与“势”,依托自身资源禀赋,发挥人员、组织、设备优势,在风光、地热等新能源领域统筹布局、协同作战,努力做到污水余热应收尽收,加大地热综合利用力度,持续提高自消纳装机规模,融合发展打造“红岗模式”,全力实现新能源建设与油气生产同步推进、融合发展、共创效益。上半年,新能源发电量突破7.2亿千瓦时,生产零碳原油2.5万吨,实现二氧化碳埋存22.3万吨,向新能源供给能力快速上升、化石能源消耗量加快下降的“一升一降”目标迈进。